少年英雄⻢骥宸
1920年8⽉7⽇,⻢骥宸出⽣在安阳城⾥⻢号后街。他6岁丧⽗,幼⼩的⼼灵留下了深深的创
伤。他从⼩既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也受到⾰命思想的熏陶,对家庭和社会问题均有⼀定的看法
和主张,平时很少发表⻅解,偶尔⼀说即能说到点⼦上。他⽐⼀般孩⼦懂事,像个⽂静⼩书⽣,
赢得⻓辈和同龄⼈的好感。
1928年秋,⻢骥宸进⼊安阳第⼀⼩学读书。他求知欲很强,⽆论在学校还是在家中,他都如
饥似渴地看书写字,是个⻔⻔功课全优的“尖⼦⽣”。1930年,曾受到“五四”思想启迪,接受过孙
中⼭三⺠主义教育的⻘年教师张仲房接任了第⼀⼩学校⻓。张仲房思想激进,倾向⾰命,同情共
产党,办学思想解放,随着抗⽇宣传⼯作和共产党⼈领导下的⾰命活动的开展,这所⼩学成了进
步⼈⼠的集中地,⼈称“⼩苏区”。⻢骥宸在这样的环境中,由⼀个不识字的孩⼦转变为⼀名⾚⾊
⼉童团员——少年先锋战⼠。
1931年九⼀⼋事变后不久,⽇本帝国主义者侵占中国东北三省,妄图以武⼒征服中华⺠族。
在⺠族危亡的紧急关头,蒋介⽯却实⾏“攘外必先安内”,把枪⼝对准了共产党领导的⼯农红军。
张仲房看清了国⺠党反动派的真⾯⽬,开始抛弃国⺠党,⼀步步向共产党靠拢。为了在该校发展
进步势⼒,他聘请何⾼⺠任训育主任,⾼其寿任总务主任,薛蔚余、吴菊馨(⼥)等任教员。这
些教师经常向师⽣介绍进步书刊,向校⻓讲解国内外形势。何⾼⺠创办了《⼉童新报》,对少年
⼉童进⾏反帝救国宣传,⿎励少年⼉童抗⽇救国。⻢骥宸的班主任薛蔚余是⼀位⼆⼗多岁的热⾎
⻘年,后在何⾼⺠培养下加⼊了中国共产党。他经常向学⽣讲解⽇本侵略者侵占东北三省的种种
暴⾏及其企图鲸吞全中国称霸全球的狼⼦野⼼,也讲岳⻜、戚继光等⺠族英雄的故事,还编写了
不少抗⽇歌谣。这些事实在⻢骥宸幼⼩的⼼灵上打下了深深地烙印,激起了他反抗⺠族压迫的爱
国热情。课余时间,他结合时事饶有兴趣地阅读进步书刊,学会了不少知识和许多抗⽇歌谣。了
解社会,联系家庭,他从内⼼坚定了宁死不当亡国奴的决⼼,学校、班级组织开展社会活动,他
总是踊跃参加,并通过这些活动和校内外的同学们建⽴了友好关系。
在党的领导下,第⼀⼩学在抗⽇救亡宣传运动中异常活跃。当时,国⺠党特务曾公开讲“⼀
完⼩校⻓张仲房已经⾚化了”,省⽴⼗⼀中校⻓说:“⼀⼩是个‘⼩苏区’,对他们的学⽣录取时要
注意。”在这个“⼩苏区”⾥,⻢骥宸接受着党的培养和考验,学习和思想进步很快。1933年11
⽉,经何⾼⺠介绍,他13岁就光荣地加⼊了中国共产主义⻘年团。⼊团后,他更加靠近党的组
织,经常以学⽣⾝份秘密活动,为党送情报,组织⾚⾊⼉童团员写标语、撒传单,被誉为“党的
⼩助⼿”。
1934年,全国掀起抗⽇救亡运动,中共安阳地下党的负责⼈在第⼀⼩学、男师附⼩等学校
⾥,公开或秘密地宣传⾰命道理,从⽽激发了少年⼉童的抗⽇热情。随后,他们⼜在⼩学和⼯
⼚、商店的童⼯中公开组织起安阳⼉童救国总会,并在各⼩学成⽴分会。在此基础上,⼜对其中
积极分⼦加以重点培养,秘密地成⽴了⾚⾊⼉童团。⻢骥宸被分派为⾚⾊⼉童团的领导者,这使
他有了更多的与党组织接触的机会。在与党员接洽⼯作、传递情报的过程中,他虚⼼问计,学到
了不少知识,增⻓了才⼲,思想觉悟和⼯作能⼒不断提⾼,成为党的⼀名⼩助⼿。1934年骥宸才
14岁,可是他机智勇敢,思维敏捷,⼝才流利,讲出话来有条有理。每次给⼉童团团员们布置⼯
作任务,他总是交代得清清楚楚,⽅法想得周到细致,显⽰了他过⼈的组织才能和领导能⼒。吴
仁同志回忆说:平时,他善于和校内外学⽣友好相处,课余时间还能结合时事给同学讲解⾰命道
理和英雄⼈物的故事,党有了什么任务就通过⻢骥宸联络,然后⾏动。
⾚⾊⼉童团的任务,主要就是送情报,写、贴标语,撒传单,他领了任务总是积极想办法去 完成。需要集体⾏动的,他就找⼩伙伴们先开个“诸葛亮”会,集思⼴益,从活动时间、地点、⼈
物、服装、⽅式等⽅⾯认真研究,想不了不少巧妙的办法。例如,贴标语,⼀般在夜⾥进⾏,他
让五个⼈⼀组,前后各⼀⼈观察动静,⼀⼈拿标语,⼀⼈刷糨糊,另⼀⼈贴标语,有⼈来了就佯
装打闹玩耍,没有⼈就抓紧张贴。散发传单⽅式更灵活,有时他们在⼈群集中的地⽅公开撒,有
时像送礼⼀样送,有时夜间从各家各⼾的⻔缝⾥塞进去,有时悄悄地放进学⽣的课本⾥,有时将
传单裹上⽯⼦扔进院⼦⾥,不少传单扔到了敌⼈的⼼脏——县衙⾥。半年时间内,他们利⽤三
⼋、五⼀、四四(国⺠党政府规定的⼉童节)、七⼀等节⽇,搞了⼏次⼤规模的联合⾏动,他组
织的撒传单队、贴标语队、粉笔队⼀起出动,往往⼀夜之间弄得“满城红”。
正当安阳⼉童抗⽇救亡运动搞得红红⽕⽕的时候,1934年夏,⻢骥宸以优异成绩从第⼀⼩学
毕业了。他渴求知识,向往中学⽣活,然⽽他更离不开他所从事的少年⼯作,为了⼆者兼得,他
报考了省⽴第⼗⼀中学,因为它既是名牌中学,⼜有地下党团组织的秘密活动。由于⻢骥宸在⼩
学⽣中⼩有名⽓,尽管在⼀完⼩是⾼才⽣,还是落个榜上⽆名。⻢骥宸⼜⽓⼜恨,决定不上中
学,继续同⼩伙伴们搞地下⼯作。他⺟亲、叔叔得知这⼀情况后,逼其再考私⽴中学,他⽆奈考
了⼤公中学,名列榜⾸。全家⼈⾮常⾼兴,表⽰要尽⼒供他读书,然⽽,骥宸思想上却背上了沉
重的包袱。他知道私⽴⼤公中学⽩⾊恐怖⼗分严重,进⼊⼤公将可能脱离⾚⾊⼉童团的⼯作;同
时,他清楚家⾥并不宽裕,如果不上⼤公,从此将失去求学的机会,造成终⽣遗憾。经过⼀番思
想⽃争,他拿定了主意,决定不离开⾰命⽃争⽣活,不再加重家⼈的经济负担。家⼈得知后极⼒
反对。奶奶说:“你不听话,以后别进家!”但他主意既定,任何⼈都说服不了,从此离家出⾛,
流浪街头……⼀阵迷茫之后,他没有消沉,⼜回到了⺟校,回到⾚⾊⼉童中间,继续为党⼯作。
为了⾰命事业的需要,何⾼⺠向学校提议,校⽅同意⻢骥宸留学校图书馆⼯作。⻢骥宸⼼⾥有说
不出的⾼兴,他把对党的感激之情化作了⾏动。他⼀边刻苦⾃学,努⼒⼯作,⼜以职业为掩护⼤
⼒开展秘密活动。安阳城⾥九府⼗⼋巷七⼗⼆胡同,⼏乎都留下了他的⾜迹。
在抗⽇救亡的活动中,⼏所⼩学之间建⽴了⼴泛的联系,⾚⾊⼉童团的联系更加紧密。为了
保密,他们经常变换接头地点。接头时有外⼈,他们就谈功课或者嬉戏打闹,等⼈⾛了再商量⼯
作。有⼀次,他约男师附⼩学⽣、⾚⾊⼉童团员吴仁在城⾥西南营街⽔坑边谈⼯作,突然发现背
后有个⻤⻤祟祟的家伙,在离他们不远的地⽅转悠,他机警地察觉到情况不好,便悄悄对吴仁
说:“坏⼈!快伪装把书抢过去,你跑我追,追上咱们俩伙看,然后再抢再追,叫他跟着我们
跑。”
说罢他俩就互相追赶,忽⽽东,忽⽽西,忽⽽南,忽⽽北地跑了数次,弄得那个家伙也跟着
他们来回转,后来就犹豫地待在那⾥不动了。趁这个机会,骥宸⼜从吴仁⼿⾥抢过书,沉着地
说:“⾛吧,快来撵我,明天再到西北坑去。”⻢骥宸跑着,吴仁吃⼒地追赶,两⼈嘻嘻哈哈不停
地奔跑,终于把那个家伙甩开了。
1934年,⻢骥宸在党的领导下,利⽤在校搞图书⼯作之便,不断到⼗⼀中、彰德中学、⼤公
中学活动,在⼗⼀中,秘密发展常百川、王佩等⼈加⼊了共产主义⻘年团组织。秋天,他与常百
川⼀起建⽴了⼀个秘密图书馆,“馆址”就在常百川的寝室。这⾥藏的都是当局查禁的进步书刊,
装在⼀个箱⼦⾥,为了使这些书刊在传阅时不易引起注意,他们按照书本的薄厚,把禁书的封⾯
改装成《三⺠主义》《建国⼤纲》之类的封⾯。外校来借书,⼀般要通过⾚⾊⼉童团员。
同年10⽉,中央红军开始了北上抗⽇的战略⼤转移,得到全国⼈⺠的拥护。⻢骥宸和常百川
等积极组织声援,他们半公开地发动了⼀次欢迎红军北上抗⽇的募捐活动,不少学⽣把零花钱捐
出来。在这⼀次活动中,他和常百川等同学曾闯⼊国⺠党河南第三⾏政专员兼安阳县县⻓⽅策家
⾥,要⽅专员参加募捐。⽅策⻅是⼗⼏个⼗四五岁的孩⼦,质问:“谁让你们组织募捐的?”常百
川等同学义正词严地说:“抗⽇救国,匹夫有责,这是我们⾃⼰组织起来的,相信⽅专员会⽀持
我们的。”说得⽅策只好拿出⼏块⼤洋捐了。⼗⼏天时间,他们就收到捐款2000元,⻢骥宸等⼈
将这笔捐款寄给了中共中央驻上海留守机关。为此,上海⼀家进步报纸还发表了《向安阳⻘少年
学习致敬》⼀⽂。
⾚⾊⼉童团的活动,打击了敌⼈,⿎舞了安阳城乡⼈⺠的抗⽇救国热情,同时也引起了国⺠
党特务组织的注意。河南绥靖公署通知安阳专员公署在安阳缉拿共产党⼈,安阳国⺠党反动当局
对全城进⾏严密监控,特务对党团员跟踪盯梢。1935年1⽉2⽇,反动政府下了逮捕令,特务警宪
分路出动,企图把党的地下⼯作⼈员⼀⽹打尽。当⽇早晨,警宪数⼗⼈到⼀完⼩逮捕张仲房,扬
⾔还要抓捕“少年党”,搞得全校师⽣惊恐不安。消息传到⻢家⼤院,骥宸⺟亲为⼉担忧,坐卧不
安,奶奶指使他三叔和姐夫到学校找骥宸,劝其回家。骥宸说:“警宪抓校⻓,⼜不是抓我,全
校那么多师⽣,他们为什么偏要抓我?我不害怕,你们也不要为我担忧。”三叔看其不听劝告,
当众打了骥宸⼀顿,其姐夫把他拉到⾃⼰家⾥,劝他回⼼转意。⻢骥宸虽然意志坚定,但也理解
⻓辈们的⼼情,第⼆天,姐夫将骥宸送回家后,奶奶让家⼈监视其⾏动。骥宸像往常⼀样,帮⼤
⼈⼲杂活,看孩⼦,⻝宿如常,但嫂⼦胡秉枝发现骥宸睡觉时总是蒙着头,眼泪不住地流。她可
怜⼩弟弟,理解他痛苦的⼼,但在家也只得听从奶奶安排。1⽉17⽇,北⻛呼啸,⼤雪纷⻜,骥
宸拿把扫帚在上房⻔前⼀会⼉打扫⼀次雪。奶奶在上房问秉枝:“你看⼩⼆⽣(骥宸)安⼼不安
⼼?”秉枝说:“看来安⼼,没事⼉了。”奶奶遂放下⼼来。傍晚,有⼈敲⻔,因冰天雪地,客⼈ ⼀进屋,⼤⼈⾃然围炉烤⽕。借此机会,⻢骥宸急忙⾛出家⻔,消失在漫天⻜雪中。少顷,⼤⼈
们不⻅⼆⽣,赶忙四处寻找,发现⼏个⻔前都有他的⾜印。奶奶怒⽓冲冲地说:“他故意设下疑
团,看来是执意要⾛,⼜不想让我们找到。这孩⼦从⼩就有主意,他不要家了,你们也就当没有
他,任其⾃便吧!”⻢骥宸⼜回到⾰命⽃争的⾏列中。
1935年2⽉19⽇,洹北安阳桥村过庙会,⻢骥宸带着传单书籍上郭家湾、纱⼚⽅向去,不料
有坏⼈跟踪。当他⾛到郭家湾南边的⽯桥上时,叛徒王斌领着地⽅团队队⻓郭志武⼀班⼈⻢将他
包围。
“你姓什么?家住哪⾥?家⾥都有什么⼈?”敌⼈问。“我姓段,俺家是种⽥的,我叫段⾦
铭,家⾥有哥段⾦⽣和⽼⺟亲,别⽆他⼈。”⻢骥宸机智地回答。“你拿的是什么书,要带到哪⾥
去?”敌⼈⼜问。“我不知道这是什么书,我要去赶会,在桥上休息。”⻢骥宸继续冷静地和敌⼈
周旋着。敌⼈看了他带的书籍传单,不由骥宸再说,便将他带⾛了。
在安阳羁押所⾥,敌⼈⻅他年岁不⼤,先是甜⾔蜜语哄骗他招供:“只要你说出谁印的传
单,谁印的书籍,谁让你送的,你的同伙是谁,就让你回家,并奖赏你⾦钱……”⻢骥宸回答:
“你们说的这些,我⼀个⼩孩⼦怎么能知道?”“那你的传单和书是从哪⾥来的?”敌⼈恶狠狠地
问。“我是从桥上拣的。”⻢骥宸毫不⽰弱。敌⼈推测他⼀定是受过共产党教育的孩⼦,就对他下
了毒⼿,将他打得遍体鳞伤,死去活来,但他仍然坚贞不屈地说:“传单是我拾的,我拾东西有
什么罪?!”敌⼈没有从他⾝上捞到⼀点⼉情报,遂将骥宸关⼊监牢。
骥宸⼆婶有两个兄弟在县监狱⾥当看役,因骥宸⼩时候常跟婶⼦⼀块串娘家,这两位舅舅⼀
眼便认出了“⻢⼆⽣”。他们吃惊地问:“⻢⼆⽣,你怎么来到这⾥?”骥宸说:“我不姓⻢,我姓
段,你们认错⼈了。”他们⼆⼈⻅此情况,赶紧告知⻢家。骥宸奶奶得知,⼤骂家中出了个不孝
的孙⼦,⺟亲泣不成声,叔叔婶⼦如坐针毡。他们先让骥宸⼆叔家的⼉⼦⻢骥忠随其舅到监中认
⼈,兄弟相⻅,骥忠痛哭不⽌,⻢骥宸严厉地批评骥忠⼀顿,说他不坚强。⽇后,骥宸三叔⻢福
元为他写了状⼦,过堂前,托亲戚⻅到骥宸,告知:明天审你,你说出真名实姓,如何如何……
骥宸说:“这事与你⽆关,你不要管了,明天你说由你,我说由我。”三叔⼀阵⼼酸,眼泪不住地
往下流:“你从⼩没爹,我不管谁管!”“我知道你没主意!我⼜没让你管,你⾛!”骥宸⼏句话把
他叔叔⽓得哭着回去。第⼆天过堂,他仍然坚持“我姓段,传单是拾的,写状⼈与我⽆关!”于是
⼜遭⽪⾁之苦。
在县监狱⾥的“犯⼈”中,他年龄最⼩,不怕坐牢,不怕⽪鞭打,⼤“犯⼈”也⽆不佩服。平
时,他常常帮⼈写信,写状⼦,别⼈家⾥送来的饭都让他吃,时间稍⻓,“⼤犯⼈”给他送了个
“⻢段先⽣”的雅号。
当党组织得知⻢骥宸被捕的消息后,也设法与之联系,竭⼒营救。有⼀天,党组织借⼩⼥孩
郭保珍给其哥哥郭福来(地下党员)送饭的机会,在碗底上贴了⼀个⽕柴盒⼤⼩的信件(上⾯写
着100多个字)与⻢骥宸联系,不料被敌⼈发现了,他们得知是共产党送的信件,企图顺藤摸
⽠,得到更多线索。于是找到⻢骥宸当场质问:“你与郭福来、郭保珍是什么关系?”⻢骥宸说:
“我不认识他(们)!”⼀顿毒打后敌⼈给他加了重刑,命看役严加看管。⽇后,再次提审他时,
骥宸满⾝伤痕,戴着⼿铐脚镣,但仍然昂⾸挺胸。当路过⻢号街时,有不少⼈认识他,他怕家⾥
⼤⼈看到,下意识地低下头加快步伐。回来时,他说服了看役,顺县前街回来,以避免家⾥⼤⼈
看到后伤⼼。
虽然经过⼏番审讯,⻢骥宸始终坚持“传单、书籍是我拾的”,敌⼈抓不到更多证据,便以莫
须有的罪名判处⻢骥宸有期徒刑三年,后来⼜借⼝案情复杂,把⻢骥宸当作重⼤“政治犯”,押送
开封河南省第⼀监狱。
在狱中,⼀个姓李的叛变⾰命,⼀⼝咬定⻢骥宸是⾚⾊⼉童团⾸要分⼦。敌⼈酷刑逼供,以
死相唬,但他志坚如钢,守⼝如瓶,坚贞不屈。反动派在这个少年⾝上丝毫没有得到他们想要得
到的东西,刽⼦⼿们恼羞成怒,穷凶极恶欲下毒⼿。这时省城开封街头反蒋抗⽇的呼声⽇渐⾼
涨,敌⼈怕杀了⻢骥宸这个16岁的孩⼦会引起社会公愤,⼜施⼀计,他们丧尽天良和⼈性,⽤软
⼑⼦杀⼈,不给⻢骥宸饭吃。1936年11⽉,这位⾎⽓⽅刚、壮志未酬的英雄少年被活活饿死在狱
中。
安阳解放后,市政府追认⻢骥宸为⾰命烈⼠,他是安阳党史上牺牲的⾰命烈⼠中年龄最⼩的
⼀位。1961年元⽉,市⺠政局给他⺟亲送去了由中央⼈⺠政府⽑泽东主席签署的《烈⼠证》,上
书“永垂不朽”四个⾦光闪闪的⼤字。